设为首页添加收藏

您好! 欢迎来到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

微博
扫码关注官方微博
微信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电话:400-123-4567

您的位置: 天博 > 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天博天花病毒界的天花板

发布日期:2024-04-24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

  天博天花病毒界的天花板天花疫苗通过数十年的密集接种,曾经数千年来让人闻风丧胆的病毒被消灭,这是一次非凡的胜利。胜利后,世界各国停止天花疫苗接种计划,毕竟人们为什么要预防一种不复存在的疾病呢?

  (※天花疫苗不仅能预防天花,还能降低感染猴痘的风险。世卫组织数据显示,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性高达85%。此外,猴痘比天花温和,但仍然是一种严重疾病。在猴痘的发源地非洲,它的致死率约为1-10%。世卫组织紧急项目负责人Maria Van Kerkhove说:“非洲以外目前确诊和疑似的猴痘病例不到200例,形势可控,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洲爆发猴痘疫情的国家。”)

  几千年来,人类一直害怕天花,它最早可能出现于3000年前埃及——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古埃及木乃伊身上曾发现天花病毒,也是关于该病的最早记录之一;亚洲、非洲、欧洲都可找到长达数百年的、人类与天花抗争的历史记载。它曾是世界最致命的疾病之一,感染天花的人每10人约有3人死亡。

  15-16世纪,欧洲探险家将天花带到新。16世纪初,北美洲南部的阿兹特克人口为2600万,到1620年天博,这一数字锐减至160万;1492年,南北美洲原住民总数达6050万人,到1600年,这一数字锐减为600万;1853年,夏威夷当地居民80%死于天花;1903年,天花使得南美卡亚波部族几乎全部灭绝,15年后,该部族幸存者仅500人。

  插图所表现的是显微镜下的天花病毒,该病毒致死率约达30%,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,65%-80%的幸存者会在皮肤上留下凹痕,或感染眼角膜,导致溃疡甚至失明。

  中国是最早能够对付天花的国家,至少在公元16世纪就已出现人痘接种术;欧洲为18世纪——即“牛痘”,这也是现代疫苗接种技术的开端;近两百年后,即使到了1967年,天花的年发病率仍在1500万例;1980年5月8日,世卫组织宣布人类已根除天花。

  第一批红疹子冒出来的时候,人们还可以希望这只是场麻疹;但接着小红点就会变成鼓包,蓄满脓液;数以百计的脓包散发出腐肉的气味,能糊住双眼、气管和全身,连呼吸都会变得十分痛苦,这原来是天花。即使幸存下来,很多人也会失明、残疾或严重毁容。

  1900年前后,皮肤科医生威廉·科莱特(William Corlett)的一位天花患者,在美国俄亥俄州摆姿势拍照。科莱特要求把黑白照片手工上色。

  具体操作方法是找一位染上天花的病人,刺破其长熟的脓疱,抽出脓液或所谓的“天花物质”,然后在尚处于完全健康状态的常人皮肤上割一个口子,放入少许脓液。这种“引痘”操作的预期效果是——被接种者很可能只发一场轻症天博,就能对这种世间罕有的致命恶疾产生免疫力。

  1978年,一名埃塞俄比亚卫生官员向村民辟谣,并展示天花受害者照片:“你见过像这样出疹子的病人吗?”答案是否定的,村民也被告知谣言是错误的,天花在该国于1977年已被根除。

  1721年,当时的波士顿约6000人患天花,占波士顿人口半数以上;死者844 人, 死亡率约15%。另一方面,做过引痘的人死亡率只有2%;后来引痘技术提高,死亡率更降到0.5%以下天博,种痘在当时成了一种标准治疗手段。到1792年,天花再次袭击波士顿时,约9200名当地居民得到接种,只有232人自然患病。

  1796年,爱德华·詹纳(Edward Jenner)受到民间接种牛痘的启发,给一名8岁男孩种痘,但接种的材料取自一名感染过牛痘的年轻女子。这一做法也证明,以毒性较弱的牛痘也能保护免遭致命的天花。这是现代疫苗接种技术的开端。“疫苗(vaccine)”这个词源自于拉丁词根vacca,就是“牛”的意思。

  此后,许多医生也加入了这项事业。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曾派遣一支海上远征队,把疫苗接种法散播到西班牙帝国的整个疆域。队伍带着22个从孤儿院领来的男孩,给两个男孩接种;再用他们脓疱中的物质给另外两个孩子接种,接力度过为期10周的航行,以确保抵达时仍有活疫苗。

  “牛痘”虽然顺利出现,但史上第一批反疫苗者马上愤怒地站起来了。他们担忧的事情很多,比如接种的人说不定会发展出与牛相似的性情,或者染上兽病。

  1820年,正如在Constant Desbordes的画作中所描绘,疫苗接种在19世纪初已成为普遍手段。

  摄于1970年代中期,一名埃塞俄比亚儿童接种天花疫苗,此时已是世卫组织根除天花工作的后期阶段。

  天花,是人类第一个根除的传染病;从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天花病毒,到1980年世卫组织宣布天花被根除,肆虐数千年被终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