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添加收藏

您好! 欢迎来到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

微博
扫码关注官方微博
微信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电话:400-123-4567

您的位置: 天博 > 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天博官方网站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毛主席指着天花板笑问:这是谁的主意

发布日期:2023-06-22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

  天博官方网站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毛主席指着天花板笑问:这是谁的主意1958年10月28日,广场西侧,一座具有里程碑式的建筑物破土动工,仅十个月后,宏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
  当他抬头看到大会堂的天花板时,更是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到了,他会心一笑:这是谁设计的?主意这么好?

  1959年8月,距离国庆十周年庆典时间已不足2个月,此时人民大会堂建造工程也进入尾期,不时有中央前来视察,看看大会堂的庐山线日,周总理和陈毅元帅视察大会堂的施工进展,并做出指示;9月3日,也来到大会堂,从内到外看了一遍。

  作为人民大会堂的主要发起人,毛主席自然也关注着这一伟大建筑的施工进展。在大会堂建造的10个月里,他全程监督,多次让北京市委彭真前去汇报工作,每遇到一个重大难题,毛主席也都会亲自参与讨论。

  因此,当得知大会堂9月10日召开竣工表彰大会时,毛主席百忙之中抽出时间,并于9月9日凌晨2点30分,同、周恩来、朱德、陈毅等一同参观人民大会堂。

  1945年4月23日,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,755名干部齐聚杨家岭中央大礼堂。在党中央进入杨家岭前,这里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,村子里只有十多户人家,百姓们生活困难,很难吃饱饭。

  与此同时,当时日伪军对我党根据地烧杀掠夺,当局也长期对陕甘宁边区抱以敌意,这使得延安生活困难。

  党中央决定在杨家岭建造大礼堂,并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杰出的建筑学家杨作材。杨作材是建筑学高材生,主持设计了党在延安时期的多个建筑物,如中央办公厅大楼、王家坪军委机关礼堂。

  杨作材临危受命,积极进行大礼堂建造,尽管当时物资奇缺,想要建造标准化、现代化的礼堂并不现实,但杨作材还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  尽管是大礼堂,但在特殊时期礼堂内部的情况仍十分寒酸,桌椅很是简陋,需要昏黄的煤油灯照明,代表们挤在长条木椅上,连伸懒腰的空间都没有,部分代表更是只能站着听讲。

  毛主席见状感慨不已,他用铿锵有力地声音说道:“同志们,现如今我们的条件还很简陋,等成功后,一定要建造一座可容纳万人的大礼堂,让大家都能轻松入座。”

  后来,党中央在西柏坡小礼堂召开七届二中全会,毛主席看着简陋的礼堂,内心更是深有感触,建造万礼堂的决心更盛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各部门均汇集于中南海,使得中南海显得十分拥挤。而后,会又落座于此,更是让这里显得紧凑。

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毛主席曾向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询问:“用我们的力量,能不能建起一座万礼堂?”

  直到1958年3月,毛主席在成都召开会议时,提到了对北京城的改建工作,明确指出要尽快建造万礼堂。

  此时,我国已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,国家开始富裕起来,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,有足够的条件建造大礼堂。

  别说“十大建筑”了,单单是建造一座宏伟壮阔、质量极高的人民大会堂,只用十个月时间完工这也是天方夜谭,

  1958年9月,万里特意召开会议,传达中央指示,并要求同志们打起十二分精神,争取在十周年庆典前完工。

  可有些同志担忧,距离十周年庆典只剩不到400天,大会堂的筹划准备工作一切为零,真的能如期完工吗?

  “总有一些国家不相信我们能建设为现代化国家,认为我们啥也不行,既然如此,我们就要争口气,用事实打脸他们。”为了尽快完成目标,北京市委发出“特急邀请函”,将全国各地优秀的建筑学家召集起来,并让大家出谋划策,拿出最理想的方案。

  规模已确定下来:长270米、宽140米,建筑师、设计师们只能在37800㎡的空间内想象设计。不过,因建筑学家没有设计过如此庞大的大会堂,思路迟迟打不开,最初时上报的150多个设计方案,经过7轮评选还是被全部刷掉。

  与此同时,梁思成、杨延宝等30多位建筑师也齐聚北京,为大会堂建设提供方案。这些专家们绞尽脑汁、集思广益想出来的方案,还是一个个被拒绝。

  至于为何,还因他们依旧沿袭老一套设计思路进行设计,迟迟打不开思路,且关于万礼堂高度、屋顶设计、选址等分歧很大。

  “中国不古,西方不洋”设计理念,也就是中西方结合,取长补短。随后几天,周总理多次亲临现场,和建筑学者亲切交流,给出自己的建议。

  “思维不能局限,你们可以多发动群众,让年轻建筑学者参与设计中天博。还有那些机关单位,不能只审核,也可参与设计。”有了周总理的发话后,北京市规划局年轻的设计师也大胆提出了建筑面积17.18万平方米的设计方案,这套方案打破原有的禁锢,并参考西式结构,使得大会堂呈现“凸”字形。

  然而,当时新中国最大建筑才不过5万平方米,万礼堂的面积上限是7万平方米,这套方案多出10万平方米,超过故宫的建筑面积之和,岂不是严重超标?且工期也要延长?

  为了尽快确定方案,10月14日,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周总理,顾不上休息,将各方送来的设计方案拿到书桌面前。

  他通过反复对比思考,并征求了设计专家意见,最终拍板采纳规划局的17.18万平方米的设计方案天博

  原来,这套方案突出了大会堂的地位,设立了中央大厅,可让与会人员休息,也可举办纪念活动。同时,中央大厅被放在东西、南北轴线交汇处,显得大厅宏伟壮观。

  在这套方案中,除了注重艺术美感外,也考虑北京的气候,在建筑顶部做了防雷处理设计,这些都让人眼前一亮。

  10月28日时,距离十周年国庆庆典只有10个月时,万礼堂正式动工。周总理曾语重心长地说:“人民大会堂是我们欠下北京人的债!”

  最初时,机关同志们已做好了打“硬仗”的准备,他们认为拆迁不会那么顺利,可没想从头到尾都那么顺利。

  涉及拆迁的百姓们,听闻要建造万礼堂时,纷纷支持这项工作,主动腾出地方天博。为了让老百姓有地方住,机关单位也腾出大量房间。

  不过一些人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,提出自己找房子。而那些生活富裕的居民,也为困难拆迁户提供房间。

  正是在北京市民万众一心的配合下,拆迁工作进展神速,原计划一个月的拆迁任务,只用了十天就已完成,为紧张的施工工期提供时间。

  10月28日,天刚蒙蒙亮,大会堂施工团队4000余人就已就位,他们铲起建造大会堂的第一锹土,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。

  如钢筋工人张百发从报纸上看到大礼堂建造的消息,随即带着兄弟们来到北京支援。福建铺花岗岩的一批工匠、湖南做木工雕刻的木匠们...纷纷齐聚在北京,为大礼堂建造添砖加瓦。

  往往是施工人员一边干活,设计人员一边进行设计,遇到问题现场解决,那些工程师更是吃住在工地上。不过很快问题就出现了,工地上急缺钢筋,整个施工现场不足一吨钢筋,一旦解决不了材料问题,那工程建设进度将受到影响。

  各地纷纷响应,加大钢筋生产规模,并及时运输到北京。以至于一些接货的工人说:“这些钢筋还热乎着呢!”

  12月份,北京市委有致函一些省份,希望其能支援机电、水暖、通风、冷冻器材、装饰设备、金属材料等。各地尽管库存不多,但为了保证大礼堂工程进度,纷纷将库存拿出来支援。

  但周总理还是不放心,他也曾特别召集会议,对所有环节的负责人反复强调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,并定下要求:“大礼堂的寿命最少要比故宫长,不能低于350年。”

  为此,北京市政府邀请梁思成、茅以升等著名建筑学家,为工程质量把关。梁思成等人深入施工现场,对工程的安全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。

  蔡方荫的这一提议引来了专家们的讨论,并在原方案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,如将下层顶板由2.7公尺改为3.4公尺,强化支撑;用钢筋混凝土包裹钢柱,以提其刚度;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,可在2层挑台梁前端加上一个型钢横梁。

  据统计,参与大会堂建造的劳动大军共计30万人次,23个省500多家工厂克服困难,为大会堂赶制出5000多项建设配件和设备。

  如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,300多人奋战9昼夜,完成正常工期1个半月的工程;木工青年突击队负责铺设地板,他们研究出新式“推车式”地板刨,使原来45天的工期缩减到8天完成。

  万礼堂东西深为六十米,南北宽为为七十六米,高为三十三米,其顶层为穹窿顶、无立柱结构,设为三层座椅,可容纳万人,2、3层座椅上安装喇叭,因而不必担心听不到讲话。

  尽管当时主体完工,可细节部分还在扫尾阶段,当众人听闻毛主席到来,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,激动围在主席身边。

  毛主席见状停下脚步,和工人们一一握手。之后,主席又乘坐电梯来到大礼堂二层挑台,饶有兴趣地坐在座椅上,看看能否看清主席台,座椅是否舒服。

  大家听了后大笑一堂,主席也跟着笑了起来。随即,毛主席拿出烟,正准备点烟时,他注意到了大礼堂天花板。

  只见大礼堂顶棚为穹隆形,和圆曲墙壁相接,500盏满天星灯如同群星一样围在五角星灯周围。远远看去,整个穹顶镶嵌着葵花向阳灯,将灯光打开十分耀眼。显然这一设计很有深意,

  当时,设计师张鎛请教了很多建筑学专家,大家都认为比较困难,毕竟大礼堂高为33米,再加上空间比较大,人站在里面会显得渺小而压抑。

  大礼堂作为有着象征的建筑物,不仅要看上去恢弘大气,且也要让走进这里的人民心情愉悦,如果在这里显得压抑,那就不符合当初的设计理念。

  无奈之下,设计师张鎛只好请教周总理,周总理得知他的困惑后,也开始了思考。一旦不能消除压抑感和空旷感,那大礼堂的设计终究是有瑕疵的。

  人站在地上,并不会认为天有多高;站在海边,也不会觉得大海有多远。既然如此,我们就不能以传统方式安装灯饰,为了让大会堂协调,完全可以将穹顶按照‘水天一色’的理念设计,如此就可浑然一体。”

  在穹顶中心装饰红色玻璃制作的五角星灯,周围再形成3圈水波形暗灯槽,和穹顶的淡青色塑料板呼应,从而形成了“星空顶”,再配上500盏满天星灯,显得大会堂天花板大气磅礴。

  “人民大会堂大空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,又被水天一色的大空间自身解决,这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。”毛主席得知是周恩来的想法后,满意地点点头。他和周总理共事数十年,自然理解对方的用意。

  五角星灯象征党中央,满天星灯代表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,三层水波象征着浪潮一波接着一波,在党的指挥和领导下,国家富强人民幸福。

  离开二层挑台后,毛主席又赶往宴会厅,他咨询了宴会厅的面积、高度、容纳人数。当他看到这里悬挂着以《沁园春·雪》为题创作的《江山如此多娇》国画时,停下脚步,若有所思,脸上露出了微笑。

  闲聊中,毛主席风趣地对万里说道:“你果真是万里,日行万里,施工速度快,故宫可是用了10年才初步建成!”

  话锋一转,万里又说道:“主席,这个工程一直没有命名,我曾问过总理意思,他说要请一国领袖亲自命名才行。”

  9月24日,人民大会堂所有工程均已竣工,且正式交付使用,6天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十周年国庆招待会。至此,万礼堂迎来了第一批尊贵的客人。

  当时,梅兰芳年事已高,很少登台表演,但还是坚持来到大会堂,并表演了《贵妃醉酒》等经典国粹,将晚宴推向了。

  就此,人民大会堂肩负着时代重任,成为我国、外交的重要场合,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地方,见证着无数历史辉煌的时刻。

  然而,人民大会堂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戒备森严,很少有人可以进入其中,普通人只能远远观望并拍照,不少老百姓问:“人民大会堂是否是人民的呢?”

  1979年1月27日,春节联欢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,时任中央局委员的邓颖超同志对外宣布:“人民大会堂将向社会开放。”得知这一消息后,每个人都非常激动,大家都想亲眼目睹如此宏伟的建筑物是如何建造的。

  而后,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大会堂。据资料显示,不足半年时间,大会堂就迎来130万人次的观众。

  从1958年建立至今,人民大会堂已走过60余年的风霜岁月,展现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,每个中国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到自豪和荣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