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添加收藏

您好! 欢迎来到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

微博
扫码关注官方微博
微信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电话:400-123-4567

您的位置: 天博 > 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天博新冠肺炎给中国医疗正名!

发布日期:2023-11-01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

  天博新冠肺炎给中国医疗正名!甚至,对患者和家属野蛮地殴打、杀害医护人员,认为“有情可原”“可以理解”的,大有人在,理由就是中国医生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平都很差。

  医疗仿佛成了中国社会很糟糕的领域。某些“意见领袖”以贬损、讽刺、挖苦中国的医生为乐,赢得了一片喝彩。中国患者好像身处水深火热之中,看病贵,看病难,怨声载道。

  近些年来,国外医疗的一些真实情况逐渐为人所知,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,他们心目中想象的那个国外的“医疗天堂”,其实并不存在。他们被人骗了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医疗反倒显示出很多优点,有些地方,甚至强于发达国家。

  虽然有这种认识,但大家还是坚信,在整体实力上,中国医疗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,基本还是土老冒、土老鳖的形象。

  中国医疗界呢,好像也接受了这种形象,承认自己技不如人,很低调很谦虚谨慎,好学不倦。当然,也可能医护人员都在忙于工作,无暇和人斗嘴。

  中国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,和未知的病毒打了一场遭遇战。虽然付出了代价和牺牲,但中国医护人员的表现堪称出色、几近完美,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住了疫情,超出了此前所有专家最乐观的预期。

  后来,多国相继爆发疫情。和他们相比,中国展现出了医疗方面的巨大优势,有的方面甚至大到让人惊讶。比如,中国城各地驰援武汉的四万多名医护人员,居然没有一人被感染。这个成绩好到简直难以置信。

  感染率、治愈率、死亡率等多项重要指标,中国都优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发达国家。这次,甚至就连人均都不能掩盖中国医疗的巨大优势了。

  2019年,《柳叶刀》发布了一份名为《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质量与可及性排名》的报告,把各国医疗能力来了个大排行。

  发达国家排名都很靠前。前10名分别是:冰岛、挪威、荷兰、卢森堡、澳大利亚、芬兰、瑞士、瑞典、意大利和安道尔。

  德国第18,英国第23,美国第29。亚洲国家排名最靠前的是日本,第12,新加坡第22,韩国第25。

  如果没有这次抗击新冠肺炎,这排名榜看上去毫无问题。中国能得个进步最快奖,也知足了。第48名,很不错了,发展中国家嘛,似乎还有理由高兴。可是对照这次全球抗疫中各国的表现,这排名榜就显出不靠谱了。

  排名第九的意大利,怎么看表现也不如后面的德国。英国这次的表现也足够尴尬,连王储和首相都被感染——当然有人可能认为这才是优点,体现了人人平等。

  至于美国,就更别提了。号称“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”的美国,在事先已经得知疫情爆发的情况下,感染总数、死亡总数迅速冲到世界前列。纽约等重灾区的医院陷入紧张混乱之中。医护人员的防护水平、各种医疗设备的供应都明显跟不上。实在不像个超级大国的样子。

  更重要的是,排行榜上的优等生、先进生,都眼巴巴地指望中国这个中等生出手帮忙,不但在口罩、呼吸机等设备物资上需要帮助,甚至在如何防疫、如何救治等方面也要向中国求援。

  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的持续发展,中国的优势越来越明显。事先对病毒一无所知的中国,只用了两个多月就控制住了疫情。事先对病毒已有了大量了解的优等生们,却在苦苦挣扎。像中国这样用两个多月就本土新增清零,想都别想了。

  事实就是,中国不但一下子脱颖而出跑到了最前面,还把第二名第三名等等落得越来越远。这是怎么回事啊?这完全没法解释啊?

  当事实和理论发生冲突的时候,显然,应该被推翻或改写的,是理论而不是事实。掩耳盗铃或者鸵鸟政策,都是没有意义和自欺欺人的。

  《柳叶刀》的那个排行榜,错得离谱。把冰岛、卢森堡、安道尔这样的国家排在全世界医疗能力最强的前10名,纯属刻舟求剑。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的大难题,这些医疗能力最强的国家做了什么?他们能做什么?

  这个排行榜之所以错得离谱,原因不难理解。这是一个由医学专家编订出来的排行榜。而医学专家在评估国家医疗能力上,有重大的思维盲区和误区。

 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《中国在防疫中展现出的超强国家能力》,医疗方面的优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国家能力。有中国医生看了我的文章后,对其他方面的中国国家能力超强都同意,唯独对中国医疗能力超强绝不同意。

  我问他为什么不同意,原来,这位医生在医疗一线工作,亲眼目睹中国医护人员工作中大量的不规范行为和水平不高,甚至有因此损害患者健康、生命的情况。即使和国内大医院,比如协和医院相比,中国广大的医护人员的水平也是差距明显,更不用说国外那些大医院相比了。这位医生坚持认为,中国的医疗水平,相比发达国家,差得很远。说中国国家医疗能力强,他绝不同意。

  我丝毫也不怀疑这位医生所说的是事实,但这正是医生的思维盲区所在。他们往往把“医疗水平”和“医疗能力”混为一谈。对专业医生来说,能诊断出别的医生诊断不出的病,能治好别的医生治不好的病,这才是高水平。可是,在现代社会,医疗水平和医疗能力,这是差距很大的两码事。

  衡量国家的医疗和健康水平,两个指标特别重要:人均寿命和初生婴儿死亡率。这两个指标,好就好在代表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,并且很难造假。

  目前,日本人均寿命全世界排名第1——83.7岁。美国第31——79.3岁,中国第53——76.1岁。第100名是瓦努阿图——72岁。全球平均是70.31岁。

  2017年,中国初生婴儿死亡率是8.0‰,2018年降到6.1‰;美国2017年为5.7‰;英国3.7‰;法国3.5‰;德国3.1‰;日本1.9‰

  从这些数据看,中国都不领先,甚至落后,但换个角度看这些数据,就能意识到一个重要特征——差不多。前一百名国家的人均寿命都是七八十岁,大部分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也只相差千分之几。

  曾经,中国的落后程度要大得多。建国前,中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。当时美国已经超过了70岁,世界的平均水平是46.5岁。

  建国前中国的婴儿死亡率高达200‰,也就是20%,五个新生婴儿,就有一个保不住。到了现在,和世界第一的日本相比,中国也只相差4.2‰,连百分之一都不到。新生一千个孩子,九百九十多都能活下来。

  在现代社会,当各种常见病的治疗都越来越方便以后,医疗有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:一种是向高精尖领域发展,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科技知识创新,但治疗效果却是递减的,同时,治疗费用急剧增长。越来越多的人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中花掉其一生的大部分医疗费用。

  20世纪中期,以应用青霉素为核心的那一波医学进步,可能是医学最后一次大幅提升人们健康水平。人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的指标因此大幅优化。在那时,医疗水平和医疗能力基本上是同一码事。

  这是人类医学卫生上的壮举。问题在于,以后无法再现这种壮举了。医学进步把人均寿命从35岁提升到70岁,但还能再提升到105岁或者140岁吗?医学进步能把婴儿死亡率从200‰降低到千分之几,但即使以后降低到零,幅度也就只有千分之几了。

  到这时,医疗水平和医疗能力就有了区别。医疗水平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和老年病,但对提升全民的健康,作用有限。体育锻炼、营养均衡等生活方式上的因素,作用更大。

  中国的医疗发展,显然更倾向增强国家医疗能力。这个选择的代价是,中国在高精尖医疗领域确实落后于先进国家。这就给医生们造成一种感觉:中国的医疗很落后。同时,也让人们忽略了中国在常规医疗领域的持续数量扩张,以及这种扩张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。

  中国的医疗技术不是世界最先进的,可能还有很大差距,但中国的国家医疗能力早已规模巨大,蔚为壮观。这次抗击新冠病毒,让中国多年积累的医疗能力的巨大优势大白于天下。

  当然,在医疗技术上,中国也要力争上游,赶超先进,但发展总是会有有所侧重有所倾斜。在这方面,国家的政策选择,非常关键。

  新中国建立以后,医疗卫生事业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。在国力还很贫弱的情况下,国家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,提出了四大方针:面向工农兵、预防为主、团结中西医、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。

  乡村赤脚医生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典型表现。从专业医生的角度看,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低得可笑,只是略懂医理、受过基础训练而已,大病、重病都治不了,只能治疗一些头疼脑热、皮外小伤等小病。

  其实,恰恰是这些治疗,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。仅大量培训接生员这一项,就挽救了无数妇女婴儿的生命。并且,赤脚医生们在消灭血吸虫等重大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1977年,全国赤脚医生达到150万人,另有卫生员、接生员等390万人,覆盖农村人口80%以上。在经济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,相比旧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,中国人民的医疗健康水平,有了大幅度的提升。世界卫生组织认为,中国这种医疗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和样板。

  改革开放以后,经济高速发展,更多资源被投入到医疗领域。城乡的各种医院、卫生院、诊所都提升了档次。中国医疗的家底越来越厚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,各省抽调医护人员驰援武汉。短时间内就抽调出4万多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。2月初,北协和、南湘雅、东齐鲁、西华西,中国医疗界“四大天团”在武汉会师。

  各地精锐尽出,是不是已经用尽全力了呢?这就到了考验国家医疗能力家底的时候了。事实上,4万多医护人员,虽然队伍庞大数量惊人,但相比中国医护人员总数,并不算多。在派出第一批赴武汉的支援队伍以后,各地实际上已经准备好了后续多批支援力量,只要前线需要天博,增援将源源不断。

  截止到2018年,中国执业医师总数是360万人,注册超过400万。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将近100万个,其中公立医院12032个,医院总数超过3万。年诊疗人次超过83亿。

  当然,这数百万医护人员,绝大部分都不具备中国协和和美国梅奥诊所的水平,甚至相差很远,但是,特种兵虽好天博,只靠特种兵,打不了大仗。打大仗,打攻坚战,需要的是充足的兵力。

  这次抗疫,由于面对的是新型病毒,到现在也没有对症药物和手术治疗法。医护人员要做的,主要就是对患者进行生命支持,缓解症状,包括使用呼吸机、重症监护、吸氧、抢救、密切观察等等。这些治疗措施都属于专业范围,一般人肯定不懂,但也不是特别高深的医疗技术,中等水平的医护人员都能胜任。

  同样,呼吸机、防护服、医用口罩、医用氧气等等都属于专用设备物资,但也不像光刻机、航空发动机那样属于高精尖的黑科技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数量是最重要的。是否优秀,是否世界一流,并不重要。一个国家能否战胜病毒、控制疫情,就看国家有没有足够多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。

  作为对比,看看美国。美国的执业医师总数是80万左右,加上非在职医生等,总数大约是100万。全世界的医生总数,没有找到精确的统计数字,上限大概是1500万,下限是1000万左右。

  也就是说,中国一个国家,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执业医师,是“世界唯一超级大国”美国的三四倍。

  就算用出“人均”,中国也已经赶超上来了。2018年,中国医院病床数是6520千张,加上基层卫生机构等,共有8404千张。每千人医院病床数和总病床数分别是4.67和6.02。这个人均数字比美国高了60%多。

  中国医院的单体规模也越来越大。从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间,医院数量翻了一番,从1192家到2458家。超过100家医院的床位数超过2500张,其中11家超过5000张,5家超过6000张。全世界最大的医院在中国,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床位数超过1万张!

  而且,这个地球上最庞大的医疗体系,被凝结成了一个坚强的整体,随时可以互相支援互为后盾,万众一心,时刻准备着面对和战胜最艰巨的挑战。

  当然,虽然中国医疗总量巨大,人均也在节节赶上,但怎么赶,人均恐怕也赶不上冰岛、卢森堡、安道尔这些袖珍小国。《柳叶刀》排行榜前十名的优秀生,大多是小国,原因正在于此。

  但是,如果因此认为中国国家医疗能力就不如这些小国,那就太可笑了。这和衡量国家军事力量时的道理差不多。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有200万人左右,美军现役总数150万人左右。如果只是按照人均计算,中美两国恐怕都会被很多小国超过,沦为世界军事弱国。

  首先,这次全球抗疫就能看出,医疗总量很重要。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、对抗恶性传染病、提升国民整体身体健康上,国家医疗资源和医疗能力总量,才是最重要的指标。

  其次,继续争论人均还是总量哪个更重要的,其实是不得要领的。值得争论的,是两种医疗发展道路,哪个更好。

  在各种常见病都可以方便治疗以后,有些国家的医疗发展,之所以走上了追求高精尖、黑科技,而不是一般水平的数量扩张,主要原因其实在于资本、利润这个指挥棒。

  医学科技进步,常见病越来越方便治疗,对患者来说无疑是好事,但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医疗机构来说,却不是好事。很多“利润点”消失了。想要维持利润率,就必须把研发重点指向那些能承担高额医疗费的领域和人群。

  1980年到2015年,美国人口从2.27亿增加到3.21亿,医院数量却从6965减少到5564,病床总数从1365千张减少到898千。同时,1980-2018年,美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2900美元增长到了11200美元。全球十大医药公司,美国五家上榜。

  在利润的指引下,大量医疗资源被投向了“生命的最后三个月”,在各种高利润的药物和治疗法上寻求突破,而不是用来满足普通人的常规医疗需求。

  中国的医疗体制天博,一度也曾经受到利润指挥棒的影响,但在这方面没有走得太远。遍布城乡、数量众多的医疗机构、医护人员的超额工作强度、越来越健全的医保体系、合理的医疗价格等等都表现出,中国医疗的发展,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,而是不忘初心,始终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。

  中国医疗独特的发展道路,概括来说就是“人民之路”,坚持为人民服务,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。正是这种发展方式,让新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:消灭鼠疫霍乱、天花、脊髓灰质炎;防治血吸虫、麻风病、疟疾;防控结核病、乙型肝炎……

  中国民众的健康水平,早已超过同期的经济发展水平,属于超前发展。对新冠肺炎的这场伟大胜利,绝非偶然,是中国国家强大医疗力量的一次正常发挥而已。当然,放到全世界比较,这是又一次创造了奇迹。

  我们最欠缺的,其实是对自身成就的深入认识。或许,中国应该倡议制定一个更合理、更能反应真实世界,也更能引导医疗为人民服务的“人民指数”排行榜。在这个排行榜上,勤勤恳恳为人民造福的医疗体系将高居榜首和前列,而那些只为某些阶层服务的医疗体系,其华丽外表下的真实也将为世人所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