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添加收藏

您好! 欢迎来到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

微博
扫码关注官方微博
微信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电话:400-123-4567

您的位置: 天博 > 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天博隐秘病毒开始现身

发布日期:2023-10-18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

  天博隐秘病毒开始现身今年6月开始,全国新增了超过百例猴痘确诊病例——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,中国内地(不含港澳台)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。7月,这个数字更显著增加,来到了491例。

  自去年5月以来,猴痘疫情首次在西非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,呈全球流行趋势。迄今,已有113个国家(地区)报告了近9万例猴痘确诊病例,152例死亡。2022年7月天博官方网站,猴痘疫情被世卫组织升级为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。但今年5月,这个最高级别的警报信号又被解除了。

  不过,近期在欧洲、美洲,猴痘疫情呈上升趋势。在亚太地区,近两个月的病例增长,也引起了各方的警惕。8月21日,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,有相关症状的人员应当主动申报。

  此前,科学界曾担忧,2022年以来的这一轮猴痘疫情,“可能是病毒已经发生改变的一个讯号”,它可能发生突变,进而成为全球威胁,如今,这种担忧卷土重来。

  国内最早的猴痘确诊病例,来自2022年9月16日,一名国外中转重庆的入境人员,在新冠肺炎疫情集中隔离期间被发现。

  局势发生变化,是今年6月。当月6日,北京市报告了两例猴痘感染病例,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,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。这也意味着,病毒的传播途径不仅有境外输入,还有本土传播的链条。一个月里,新增报告106例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公布了专门的监测情况。

  中疾控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里,可看到疫情所伴随的几个特点:一是病例均为男性,二是同性性接触以外的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,三是接近九成的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。

  最主要的原因是,猴痘的传播方式比较隐匿,主要是由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,因此是通过亲密接触的方式传播。上述提到6月份报告的106例病例中,有101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。

  中疾控专家解释称,“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隐匿性传播,80%病例为单个病例,感染来源不清,防控难度大。”

  此外,随着宣传教育的力度加大,重点人群主动就诊病例的情况变多,他们进行报告的情况增加,也就增加了病例的发现概率。

  专家还表示,频繁和无保护的性行为是猴痘感染的主要原因,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其他性疾病的传播,但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低。

  所以,国家疾控局近期发布健康提示,称需加强人群监测,但表示普通民众接触猴痘病毒几率不高,不必过于担心。

  不过,世卫组织也提醒,任何人,无论其性取向或性别认同,如果与有症状的猴痘患者有密切和亲密的皮肤接触,都会面临风险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猴痘病毒的传播方式虽然隐匿,但其临床症状表现非常典型,主要为发热、疱疹、淋巴结肿大等等,相比起其他“狡猾”的病毒,更容易进行分辨。而且,国内还没有重症和死亡的病例出现。

  所以,目前来看,普通人感染猴痘的风险仍然相当低,也很难造成大规模的传播风险。一位猴痘病毒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,“虽然中国的猴痘病例有所增加,但这不会造成病毒大规模的传播,主要得益于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及有效的隔离措施,猴痘传播的风险相对容易控制。”

  从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控情况来看,为了及早发现病人,中国建立了猴痘监测预警体系,措施包括做好入境人员的监测天博官方网站,以及要求全国医疗机构的皮肤科、艾滋病门诊等发现有猴痘症状的病人后,及时询问流行病学史,还有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等。这些举措,都有利于尽早切断传播途径。

  猴痘作为传染病的一种,感染时身上会出现带来疼痛的皮疹,还有发烧、畏寒、头痛等症状,还有人会感到没精神和嗜睡——这些,都和流感病毒相似。

  但相对好的消息是,猴痘病毒是一种较大的DNA病毒,这决定了它和新冠、流感病毒那样的RNA病毒不同,变异速度慢,而且能更好被人类检测到。

  更形象的对比是,新冠病毒在症状出现之前就有传染给别人的风险,但猴痘病毒是出现了症状(而且往往是皮肤症状)后才开始传播,这时患者往往会率先求助医院,增加了确诊的概率,也减少了病毒传播的风险。

 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6日,秘鲁利马,在医院的猴痘患者隔离区,一名患者展示了他因猴痘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伤口 / 图源:视觉中国

  和它相像的是另一种我们耳熟能详的病毒——天花病毒。两者都是正痘病毒,彼此密切相关,所以患上猴痘的症状其实和天花类似,但情况轻微得多。

  目前,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病毒开发的特异性疫苗上市,但此前针对天花的疫苗也能够起到交叉保护的作用。

  数据显示,天花疫苗对猴痘有大约85%的保护力,换句线多岁以上人群的很大部分人,都不太容易感染猴痘病毒。

  回溯过去,猴痘病毒最早被人类捕获是一次偶然的机会。1958年,丹麦哥本哈根的一家实验室里,一群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的食蟹猴,爆发了一种疾病。

  这种疾病类似天花,但又有所不同,丹麦的病毒学家从痘液中分离出了这种新的病毒,并由此得名“猴痘”。病例情况表明,猴痘导致的皮疹情况较轻,死亡率更低。

  但是,“猴痘”并不只来源于猴子,其天然宿主尚未确定,但最有可能的是啮齿类动物(也就是咬食性的哺乳动物),比如松鼠、袋鼠等等。

  猴痘此前只存在于动物身上,1970年,刚果出现了第一例人类病毒。此后,非洲平均每年有数千例病例,而在非洲以外的地区,则很少发现。

  直到2003年,家住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名三岁女孩被她的宠物咬伤,这只草原土拨鼠携带着猴痘病毒,让小女孩成为北半球第一例猴痘感染者,此后这个疾病开始在美国蔓延。

  2022年,世卫组织决定将猴痘的英文名从“monkeypox”改为“mpox”,并鼓励各方使用,借助这个举动,世卫组织希望改变此前猴痘所附属在猴子上的刻板印象,也改变涉及非洲的刻板想法。

  这些日子里,猴痘作为一种已知病毒一直被科学家进行监测和研究,作为一个“小众病毒”,似乎也默默无闻。跃入公众视野并掀起最大风浪,是在去年。

  2022年7月,世界卫生组织将猴痘疫情列为“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,这一事件的定性,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警报信号。

  猴痘疫情之所以被列为国际关注的卫生事件,原因之一在于其确诊病例规模变大,其二,是全球对流行的猴痘病毒传播方式和特点还不清楚。

 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,猴痘病毒出现了许多新特点。比如,欧美的一些报告病例显示,有些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皮肤症状,他们只在性生殖器或者附近出现少量疱疹,所以很多人在最开始,没办法判断自己是感染了猴痘。

  2022年,英国卫生安全局公布的一份技术性简报提及,猴痘病毒基因组中出现的突变可能对病毒蛋白质的功能产生影响, 这可能会增强病毒的耐药性。

  这主要是和病毒结构有关,猴痘病毒基因是两条DNA链条,基因组末端有一个典型的倒置重复序列,不管是其末端序列的排序方式还是基因组里特殊成分的含量占比,都给猴痘的测序工作带来了难度。

  此前,已经有不少国家的研究团队公布了猴痘病毒基因组的测序报告,指出病毒中核苷酸的变异数量超出预期,英国卫生安全局则首次指出,其变异跟蛋白质功能改变有关。

 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6日,美国马里兰州,实验室中培养的感染细胞(蓝色)中发现的猴痘颗粒(红色)的透射电子显微图 / 图源:视觉中国

  在这组48个单一突变里,有21个突变引发了科学家们的重点关注,其中就包括F13L(E353K)——这是抗病毒药物特考韦瑞的靶点。特考韦瑞不仅是治疗天花的特效药,也是被FDA批准允许用于治疗猴痘的药物。

  至于这些突变基因会怎么影响整个基因组,它产生的原因和病毒传播的方式天博官方网站、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多大关联?仍然需要更多的建模研究来评估。

  在猴痘疫情被定为“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的接近一年后,随着疫情风险的减少,2023年5月11日,世卫组织宣布终结猴痘疫情的紧急状态,人们松了一口气,但其后,猴痘在亚太地区的病例日益增加,又重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警觉。